中国一大会址
中国一大会址
中国一大会址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以来,已召开了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换,大会会址先后选在上海、广州、武汉、莫斯科、延安,自1956年党的八大开始,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在北京召开。
上海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1951年,中共二大会址被确认。
1959年5月,二大会址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向社会开放。
2013年3月5日,中共二大会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二大会址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中共三大:1923年6月12日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址是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今恤孤院路3号)。
三大前夕,由于革命形势的变化和共产国际的要求,党中央机关已由上海迁到广州,三大会址自然也迁移到了广州。
为此,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瞿秋白、张太雷及马林等提前来广州进行筹备工作,临时租用了一幢两间两层砖木结构的普通楼房作为会场。
楼下南边一间是会议室,北边一间是饭厅。
楼上两间是宿舍,一部分代表就住在这里。
广州恤孤院路3号中共三大会址三大会址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机炸毁,仅存遗址,1979年12月被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7月1日,由广州市政府斥资5000万复建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落成开馆。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1925年1月11日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市召开,会址是虹口区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处。
1923年9月上旬,中共中央机关由广州迁回上海,因此决定在上海召开四大,会址选在闸北淞沪铁路附近,北四川路西的华界与租界毗邻之地。
这是一幢三层楼石库门房子,比较隐蔽,不易被警探注意。
会议在二楼举行,会场布置成教室模样,以此作为掩护。
三楼房间作为部分代表的临时宿舍。
中共四大会址上海市虹口区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原址已毁,此为模型图)。
中共四大会址毁于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
1987年11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共四大遗址为上海市革命纪念地。
1995年上海市文管委在遗址处勒石纪念。
2006年在多伦路215号筹建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同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2011年择址四川北路1468号筹建中共四大纪念馆,2012年9月7日正式开馆。
中共四大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位于原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
该建筑建于1920年,为典型的上海石库门里弄建筑,占地面积576平方米,建筑面积825平方米,砖木结构二层,一楼一底,坐北朝南,同一式样沿街共两排,以过街。
中共五大会址2006年10月,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决定依托旧址建立纪念馆。
2007年11月,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建成开放。
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莫斯科郊外的中共六大遗址2010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向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提出在中共六大会址设立纪念馆。
这一提议得到了普京的热情支持。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建馆启动仪式。
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中共七大: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会址是杨家岭中央大礼堂。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召集中共七大的决议。
由于抗战初期对敌斗争形势的紧迫,使中共中央筹备七大的工作受到影响,会期不得不多次向后推延。
直到抗战结束前的1945年春夏之交才召开。
七大会址早在1940年就进行了勘察比较,最后确定在延安的杨家岭。
随着各根据地日益壮大,原有的代表名额适应不了新形势的要求。
各地党组织根据中央的要求又补充选举了一些代表。
这样就必须要有个大一点的礼堂。
于是中共中央决定在杨家岭修建一座能容纳上千人的中央大礼堂,由当时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杨作才设计,除当地的建筑工人外,中央机关以及部队院校的干部职工也参加了义务劳动。
中央大礼堂1941年开始修建,1942年完工,占地1056平方米,在当时可称作宏伟建筑。
中共七大会场1947年,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遭到国民党部队的严重破坏。
1954年人民政府依照原样予以修复。
60年代也曾进行过一些零星的维修。
1996年,为迎接党中央进驻延安60周年纪念活动,对党中央领导人与党中央机关在杨家岭的居住和办公旧址进行了全面维修,并对中央大礼堂又做了部分整修。
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夕,对七大会址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修缮。
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中共八大:1956年9月15日-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址是全国政协礼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作为首都和党中央所在地,我党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自然都在北京召开。
由于当时北京人民大会堂尚未筹建,作为新中国较早的重要建筑之一,于1956年竣工的全国政协礼堂,顺理成章成为中共八大的主会场。
全国政协礼堂1954年春,周恩来总理指示要为全国政协盖一个大礼堂,能容纳1200人开会。
由于建设政协礼堂是中央直接抓的项目,参加建设的各个单位都非常重视,派出最著名的工程师设计,最优秀的施工队伍施工,工程质量堪称一流。
从设计到施工,前后共一年,建成新中国第一个大型的多功能政治活动场所,这在当时和现在都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2018年6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在全国政协礼堂挂牌。
中共九大:1969年4月1日-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址是人民大会堂。
中共一大地址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简称中共一大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占地面积1300余平方米,隶属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是一所社会科学类历史遗址专题博物馆。
。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地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办公场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人民团体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
人民大会堂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最高部位46.5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
包括万人大礼堂、5000人宴会厅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三个部分组成。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北京火车站、工人体育场等,为国庆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典,决定在北京兴建一批公共建筑作为国庆献礼,以展示年轻共和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从1958年9月确定国庆工程的建设任务,到1959年9月国庆十周年前夕,首都十大建筑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建成竣工,成为中外城市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人民大会堂正门十二根大理石门柱,直径2米,高25米。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中共一大会址原楼于民国九年(1920年)夏秋间建,与左右紧邻4幢同类房屋同时建成,属贝勒路树德里(今黄陂南路374弄)一部分。
为上海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
人民大会堂每年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从中共九大开始,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在此召开。
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也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最后,为便于记忆,我们再来简单归纳一下:一大、二大、四大在上海,三大在广州,五大在武汉,六大在莫斯科,七大在延安,八大以后在北京。
南部战区权威发布监制:梁启英 田军里 编审:刘道付 姜博西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兴业路76号。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简称一大会址,共有3处遗存;其主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兴业路76号,始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
主编:孙炳祥 责编:汪尚建 版式:侯鲁晋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李汉俊的哥哥李书城家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楼下客厅举行。
1921年7月23日晚8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
刊期:第 1937 期 投稿邮箱:nbqjh_001@163.com
标签: